新闻动态

打通新老医院建筑的“任督二脉” —— 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二期新建工程建筑规划与设计
2021-12-9 来源:联华小编

 

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— 门诊及医教研中医康复综合大楼新建项目

(在建,2018.2-2019.7设计,2018.12开工,计划2022.8竣工,EPC模式)

1项目概况

为适应医院的未来发展,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利用现有一期医院的南侧空地,新建二期门诊、医技、住院综合楼,建成后全院达到现代三级中医医院的标准,总床位950床。医院和规划部门都希望:针对现有医院存在的门诊入口朝向不佳、基地面积紧张、停车不足、内部功能流线不畅等问题,利用一二期整体规划和改造逐一解决。 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,位于江宁区天印大道与宏远大道交汇处,现为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(住院16层,门诊医技裙楼4层)。项目为医院二期新建工程,基地位于现有一期医院的南侧空地。建设用地面积21977.1平方米,新建地上13层建筑面积4.2万㎡,地下3层建筑面积4.44万㎡,总建筑面积8.64万㎡。建设规模为450床。

2规划思考

现有医院门诊主入口朝向不好,直接面向两条城市快速道路的交叉口(一期基地西北角),存在安全隐患,医院的两个主要车行出入口也开向了两条快速道路,不利于城市交通组织。将一二期整体考虑,重新组织交通,优化医院的出入口设置,改善区域交通,是规划部门对此次规划的迫切需求。如图。

医院周边交通现况

现有医院大楼内部功能规划不顺,交通流线不畅,“不通则痛”正是本医院的痛点所在。

医院大楼平面现况

3总体规划布局

3.1总平面布局规划

住院楼的位置避开城市快速道路(天印大道)的噪声干扰,也考虑了基地的临街城市景观,与现有的住院楼、行政楼形成三栋错开的韵律,在有限的基地内改善疗愈环境。将二期与一期尽可能的拉进距离,才能缩短流线距离(仅保留最小消防疏散和施工的需求),如此一来,在二期基地南侧留出了广场绿地,顺势而为,将其作为全院的门诊主入口,改善原有门诊入口的不利朝向。门诊入口广场花园(百草园)、住院疗养花园(李时珍花园)、内庭院花园、屋顶花园,丰富立体式的景观布局,给医院带来更多人文气息和更好的就医环境,也为天印大道沿街带来了绿色生态的城市景观。如图。

医院总平面

3.2道路及交通流线组织

3.2.1需求分析 基地周边道路交通复杂,西侧天印大道和北侧宏运大道是规划城市快速道路,规划不准开设机动车出入口;东侧励才路为城市支路(双向两车道),在路的南端是文靖东路小学;南侧支路通湖路(双向两车道),与南侧的消防支队共用。多种交通需求交织,给本地块带来另外一个大难题。一要保障高峰时间,在医院和学校带来的高峰时段超大车流量汇聚情况下,区域的交通要能够顺畅;还要保证消防车流的紧急出行不受阻;医院的出入口设置和进出流线组织尤为重要。

3.2.2外部交通

⑴为了组织好内外部的交通流线,在院区现有的道路开口基础上优化,在西、北两条快速道路上仅保留了西侧天印大道上的现有出入口,作为平时车辆的出口兼急救车辆的入口,以缓解医院出入车辆对快速道路的交通冲击。⑵基地南侧通湖路上新开设门诊车行主入口,并优先保障开口位置与消防队出入口的距离满足规范,再将医院用地向北退让出4米来拓宽市政道路通湖路,以此来缓解通湖路上高峰期通行压力,保障其通行。⑶基地的住院及服务入口就设置在东侧励才路上,避开门、急诊的大量车流。如图。

3.2.3院内交通

由于全院用地紧张、绿地有限,设计对院区内交通组织的想法:院内交通高效和保证医院的疗愈环境。⑴采取车流单向设计导向,利于院内的交通高效。⑵将门诊处进行人车分流,门诊入口车流避开基地西南角,将其作为人行主出入口,衔接城市公共交通,创造安全的人行环境。⑶由于基地面积小,在靠近车行出入口附近,将所有进入院区的车辆迅速导入地下室(为此开挖地下三层满足全院的停车需求),并设置地下门诊入口停车落客区,利用立体分层落客解决车流压力。将有限的地面绿地还给行人,营造更舒适的就医环境。如图。

医院内交通组织规划二

3.3功能分区组织

现有一期医院内部功能规划混乱,交通动线曲曲折折,门诊入口朝向不佳,存在问题较多。重新梳理全院的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,打通一二期新老建筑的“任督二脉”(门诊轴、医技轴),串起各功能科室,流线简洁明了,“通则不痛”,达到以人为本、科学高效的中医医院目标。

全院功能规划

重新规划每栋大楼的功能:三栋高层由南向北依次为内科大楼、康复大楼、外科大楼,搭建医院的主框架,门诊大厅和急诊大厅分别布局于门诊医技轴线的南端和北端,既改善原老院门诊入口的不利朝向,又通过门诊医技双轴将一二期紧密结合,形成一个高效有序的医院建筑群。

 

医院首层功能分区组织

医院二层功能分区组织

 

4建筑设计

4.1建筑造型

建筑的造型,势必要统一一二期的造型语言。设计对一期的造型元素进行提炼,创造更加符合功能需求的开窗韵律,赋予二期建筑外立面的独特性,外墙通过石材材质和色彩上与一期统一,立面用间隔式的木纹色材料来烘托医院的温馨。再通过景观(小品、草药)、室内(中式元素特征)来营造出中医院的特色。如图。

医院建筑整体效果图

 5总结

本工程是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配合,项目工期紧张,设计周期必须紧密配合总体进度。在设计尚未定稿之前,工地必须开工,否则不能如期完成。边设计边施工给本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带来挑战,倒逼我们不能沿用先前的设计周期和流程。

在总包单位及业主的配合下,提前在方案还未定的情况下,落实设计中会存在的变数,并优先落实地下室的设计条件,让可变的因子转换成固定,为设计创作稳定的条件。

以人为本,一直以来都是医疗建筑设计的追求,这里的人包括患者和医护乃至医院里所有的人。整体规划利用门诊医技双轴有效将一二期有机整合,融入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、高效便捷的流程设置。医院的建设过程中,密切与医院的经营者、使用者进行沟通,不断优化流线方案,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,提高就医效率。

设计单位:北京联华建筑事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

项目负责人:张释之

建筑设计:张释之、王经综、廖菁涓、康兆言、郭宏亮、李倩倩、曾淑香、郭颖杰、汪圣云、吴雯颖

结构设计:吴吉峰、王涛、朱晨、杨天怡

机电设计:洪聪明、许正明;徐磊、胡煦佳、林婧;尹雪娜、王美、贾纱纱、杨笑;卢露、李恺恺;黄瑞甫

景观设计:朱俊、王鑫

【编辑:联华小编】